从电气角度出发,医院中的场所可以根据其电气特性和安全要求进行分类。根据最新的标准GB 16895.24-2005(与IEC 60364-7-710:2002相对应),医院中的医疗场所被划分为以下几类:
1. 0类场所
定义:不使用接触部件的医疗场所。
特点:这类场所通常不涉及直接与患者身体接触的电气设备或部件,因此电气安全要求相对较低。
2. 1类场所
定义:以下列方式使用接触部件的医疗场所:
接触部件接触躯体外部。
除2类场所外,接触部件侵入躯体的任何部分(但不包括危及生命的侵入)。
特点:这类场所中的医疗设备或部件可能会接触到患者的体表或侵入非致命性部位,因此电气安全要求较高,但通常不需要像2类场所那样严格的供电保障。
3. 2类场所
定义:将接触部件用于诸如心内诊疗术、手术室以及断电(故障)将危及生命的重要治疗的医疗场所。
特点:
这类场所涉及高度敏感的医疗操作,如心内诊疗术,其中电气设备或部件可能直接侵入患者体内或接触心脏等关键部位。
断电或电气故障可能直接导致患者生命危险,因此供电保障和电气安全要求极高。
这类场所通常需要使用医疗IT系统(隔离电源)供电,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供电系统要求
0类和1类场所:通常可以使用中性点接地系统(TT/TN系统)供电,但必须将零线(N线)和接地保护线(PE线)分开,即采用三相五线制。
2类场所:必须使用医疗IT系统(隔离电源)供电,以消除接地故障电流对患者造成的潜在危害。